国际经济观察

國共合作開創國民革命的新局面

点播: 2021-01-28

國共合作正式建立以後,大多數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加入了國民黨。經過國共兩黨共同努力,國民革命的影響很快從中國的南部擴大到中部和北部,從國共兩黨擴大到工人、農民、士兵、青年學生和中小商人。這時,以廣州為中心,革命力量從全國四面八方匯集起來,形成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革命新局面。

國民黨的新變化和黃埔軍校的建立

改組以前,國民黨的活動範圍基本局限在狹小的上層社會,缺乏下層的群眾工作。國民黨的組織只在廣東、上海、四川、山東等少數省、區和海外存在。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後,在各地積極幫助創建和發展國民黨組織,使國民黨在全國範圍內得到空前的大發展。到1926年1月,國民黨已有正式省黨部11個,特別市黨部4個,正在籌備的省黨部8個,除新疆、雲南、貴州等少數省、區外,已在全國大多數省、區建立起黨部組織。這些黨部大都是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骨干建立起來的,其中許多黨部的實際負責人是共產黨員。如北京執行部的李大釗、于樹德,漢口執行部的林祖涵、李立三、項英,湖北省黨部的董必武、陳潭秋,湖南省黨部的何叔衡、夏曦,浙江省黨部的宣中華、沈定一,四川省黨部的吳玉章,直隸省黨部的于方舟、李永聲,江蘇省黨部的侯紹裘,陝西省黨部的楊明軒、劉含初,熱河(時為特別區。1928年改設省。1956年撤銷,所轄地分別劃入河北、遼寧兩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作者注)黨部的韓麟符。在上海執行部,毛澤東、惲代英分別主持組織部、宣傳部的工作。總之,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和各級地方黨部的工作中,共產黨人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隨著國民黨各級組織的建立,國民黨黨員人數迅猛增加,到國民黨二大前夕,已達20萬之多。據統計,北京執行部所轄華北、東北、西北15個省、區,有黨員1.4萬余人。江蘇省黨部改組後,縣、市、區黨部發展到25個,黨員達3500多人。浙江省黨部在20多個縣建立了組織,黨員約有2000人。四川的國民黨黨務工作在共產黨員吳玉章主持下,更是成績斐然,黨員發展到8000多人。

在國民黨黨員人數增加的同時,黨員成分也發生很大變化,工人、農民和青年學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如廣東各縣黨部,農民黨員佔80%;廣州市黨部中,工人黨員佔60%。又如山東省黨部的黨員,學生佔40%,工人佔25%,農民佔15%,教師佔15%,其他佔5%。湖北省黨部組織部在陳潭秋的主持下,十分注意吸收工農分子參加,到1925年10月,全省國民黨員中,工、農和青年學生佔75%以上。

改組後的國民黨基本上成為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聯盟,成為國共聯合戰線的組織形式。但是,仍有一些地主買辦分子、官僚政客和南方軍閥留在國民黨內,並佔有一定的地位。這些人是國民黨右派勢力的主要基礎。

廣東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迫切要求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裝力量。早在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會見孫中山時,就向他建議創辦軍官學校,以建立革命軍的基礎。鑒于過去長期依靠舊軍隊進行革命而屢遭失敗的痛苦教訓,孫中山在籌劃改組國民黨的同時,也積極醞釀創辦一所軍官學校。鮑羅廷到廣州後,孫中山向他表示國民黨的首要任務是按蘇聯紅軍的式樣建立一支革命軍隊。國民黨一大正式議決創辦陸軍軍官學校。這所軍校因設在廣州附近的黃埔島上,故亦稱黃埔軍校。(1926年1月12日,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將軍校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作者注)

1924年5月,黃埔軍校開學。孫中山自任軍校總理,委任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愷為黨代表,先後聘請加倫(1889—1938,蘇聯人,俄文原名B.K.⑵�����,加倫是其俄文化名的中譯名。1916年參加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21&1922年任遠東共和國軍事部部長、人民革命軍總司令。1924年10月至1927年8月兩次來華工作——作者注)等蘇聯軍官為軍事顧問。6月16日,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發表演說時指出︰“我們今天要開這個學校,是有什麼希望呢?就是要從今天起,把革命的事業重新來創造,要用這個學校內的學生做根本,成立革命軍。”

蘇聯政府對黃埔軍校給予大力支持,除資助200萬元作為開辦費外,還運來8000支步槍和200萬發子彈等軍需物資,並派遣了一批有豐富經驗的軍事教官。

上一篇:脱贫大决战:贵州大扶贫系列报道之二十

下一篇:冒险公主夺冠名单追加 美丽����获冠军